全球武漢肺炎疫情仍嚴峻,各國對肺炎病毒的研究不曾停歇。中山大學氣膠科學研究中心主任王家蓁與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氣膠中心主任Kimberly A. Prather合作,研究發現肺炎病毒能夠以極細微的氣膠懸浮微粒或液滴形式於空氣中傳播,特別在無症狀患者在不知染病、且未配戴任何防護口罩或防護措施下,可能使氣膠傳播成為主要感染途徑。
王家蓁與Kimberly A. Prather合作,並聯合知名傳染病學專家Robert T. Schooley,在國際權威期刊Science共同發表專文。王家蓁指出,許多人以為當患者咳嗽或打噴嚏時,所產生的飛沫有導致傳染的風險,但其實人們平時講話、唱歌、咳嗽,甚至僅是單純地呼吸,都會釋放出許多大小在1微米以下的氣膠微小液滴。
王家蓁強調,當COVID-19患者的呼吸道或肺部含有SARS-CoV-2時,這些病毒即可隨著呼氣氣膠釋放到環境中,這些含有病毒的氣膠,如果在保有感染力的情況下被他人經由呼吸攝入呼吸道或肺部,即可能使病毒在新的宿主體內複製,並導致感染發病。
這次共同發表的專文中也提到,一顆粒徑100微米的飛沫,從8英尺的高度降落至地面僅需4.6秒;但對於一顆粒徑僅1微米的氣膠,從同樣高度降到地面卻需要12.4小時之久。新近的研究已經發現含有SARS-CoV-2的氣膠可以在空氣中存活至少16小時。這些粒徑更小的病毒氣膠,一旦被吸入到人體內之後,也可能進入到人體肺部更深處,導致感染。
專文中強調,病毒氣膠的傳播,在不知染病的無症狀感染者,以及周遭他人皆未配戴任何防護口罩或防護措施下,將導致最高傳染風險。特別是當其處於一區域性密閉或半密閉、且通風不佳的空間中,並有高濃度的懸浮病毒氣膠時。